散布谣言,谎报疫情行为的认定,应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:
1、行为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散布谣言,谎报疫情、警情或者以其他办法扰乱社会秩序。散布谣言,是指捏造没事实依据的谣言并向别人进行传播的行为,如制造将要发生地震、战争的谣言。谎报险情、疫情、警情,是指编造失火、水灾、地震、传染病爆发、火警、治安警情等不真实险情,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行为。
2、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,过失推行上述行为的,不构本钱行为。
3、该行为的违法后果是引起群众恐慌,干扰了国家机关等单位的正常工作,扰乱社会秩序。
附:
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25条规定:“有以下行为之一的,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:(一)散布谣言,谎报险情、疫情、警情或者以其他办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;……”
《;治安管理处罚法解释》
中国普法网 > 律师入门 >
猜你喜欢
- 10-28 疫情期间成都限号时间安排疫情期间的交通出
- 10-27 疫情期间天津限行状况疫情期间的交通出行限
- 10-26 深圳光明肺炎疫情广东公布新型肺炎省级定点
- 10-26 山西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通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
- 10-25 疫情第一个病人疫情期间病人隐瞒病情的法律
- 10-24 广东第一例新冠2月21日全国新增889例新冠,
- 10-24 山东第十二批援湖北医疗队扒手扒窃援鄂医疗
- 热点排行
- 热门推荐
- 热门城市